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8
1
Odoo

以 Odoo 雲端進銷存為核心,探索小型企業數位轉型新方向: 從進銷存、CRM 到 IoT 應用結合開源系列 第 28

從 Odoo 看旅行業的運作: 行程是一種商品,流程是一條供應鏈

  • 分享至 

  • xImage
  •  

🧭 從 Odoo 看旅行業的運作:

行程是一種商品,流程是一條供應鏈


一、導言:Odoo 為什麼要介入旅行業?

旅行業看似浪漫,但實際上是一個極度資料密集、流程複雜的行業。
一趟五日團,背後牽動著:

  • ✈️ 航班與保險
  • 🏨 飯店與房務配對
  • 🚍 巴士與導遊調度
  • 💱 匯率與成本浮動
  • 💬 客戶、領隊、供應商的即時溝通
  • 📊 成本、報價、退費、問卷的全流程記錄

這些環節彼此交錯,任何一個錯漏(例如:房型誤配、收款延遲、機票異動)
都可能導致公司虧損或旅客不滿。
Odoo 的角色,就是要讓「旅行行程」這種非標準商品,也能像 ERP 管理商品一樣,被精準追蹤與即時監控。


二、行程如何成為「商品」

在旅行社的邏輯中,每一個出團梯次(例如「五日文化探索團 11/18 出發」)
其實是一種可變商品(Product Variant)
它有以下屬性:

屬性 意義
出發日期 決定報名截止與機位數量
天數與行程內容 決定住宿與票券成本
售價 隨匯率與機票波動自動更新
變體 成人、兒童、嬰兒、單人房差
可售庫存 等同於「剩餘席位」
成本結構 包含機票、住宿、巴士、餐食、導遊薪資等

因此,對 Odoo 而言,一個行程就是一個有生命週期的商品
從建立 → 銷售 → 執行 → 結案 → 分析,
整個過程完全符合 ERP 的管理邏輯。


三、旅行社的運作結構(從售前到結案)

階段 核心角色 傳統作法 常見痛點
售前企劃 產品部 Excel、Word、圖片手冊 版本重疊、資料更新不一致
報名接單 業務 / 門市 Line、表單、人工對帳 資料遺漏、重複報名、金額錯誤
線控排團 OP(作業人員) Google Sheet、E-mail 房務錯配、重複出單
帶團執行 領隊 / 導遊 紙本行程、手寫簽到 無法即時回報異動
會計核帳 財務 人工輸入、對帳 延遲、誤帳、匯率錯差
客服追蹤 客服 問卷系統、Mail 資料分散、無法回溯統計

📌 傳統旅行社多採「多系統+人工彙整」,
常見組合如:Excel + Google Drive + Line + ERP 簡表 + PDF 合約。
但當資料分散於五個平台,協同就成為瓶頸。


四、Odoo 如何整合這條「旅行供應鏈」

Odoo 把旅行社視為一條完整的供應鏈,而不只是「服務業」。

模組 對應環節 功能摘要
Product 行程商品建檔 出發日、梯次、售價、成本、變體設定
Sales 報名與合約 報價、訂金、尾款、合約自動生成
Purchase 供應商協作 飯店、餐廳、車隊 PO 發送與對帳
Project 行程執行 領隊每日任務卡、簽到、異動回報
Accounting 結帳與毛利分析 成本歸類、團損益、匯率計算
Survey 問卷與滿意度 回團後自動寄送問卷與統計
Portal 旅客端介面 票券、保險、行前通知、回憶錄下載

結果是:

  • 旅客的每一筆付款、房型選擇、異動紀錄都能回溯;
  • 領隊的回報即時反映在後台;
  • 業務、線控、會計可共用同一套資料。

五、Odoo 與現行業界作法比較

面向 傳統控管 Odoo 流程 效益
行程設計 Word/Excel 手工 Product 模組可版本控管 無重複檔案、可即時更新
成本試算 手動換匯+人工總表 自動抓匯率、生成毛利表 精準掌握盈虧點
報名收款 Excel + ATM 對帳 自動開發票、整合線上支付 對帳零誤差
排團房務 Google Sheet Project 子任務配對 自動生成房務表
帶團現場 紙本資料 手機 App 任務看板 即時異動、雲端同步
會計核帳 每團人工輸入 分析帳自動產生 結案時間縮短 70%
客戶關係 Mail/問卷表單 Portal + Survey 客戶資料整合可追蹤

六、旅行業為何迫切需要 Odoo

  1. 季節性與波動性高:匯率、油價、航班、天氣都影響成本。
    → Odoo 可自動更新報價與成本分析。

  2. 資料分散且重工:每個部門各用不同工具。
    → Odoo 一體化設計,消除資料孤島。

  3. 人為錯誤風險高:Excel 常誤刪欄、漏資料。
    → 所有動作皆具備時間戳與版本回溯。

  4. 缺乏即時監控:主管通常出團後才知道虧損。
    → Odoo 可設定自動毛利警示與報表。

  5. 旅客體驗斷裂:報名、付款、行程、問卷不在同平台。
    → Odoo Portal 讓旅客全流程一站完成。


七、總結:從產品導向到體驗導向的數位轉型

傳統旅行社的價值鏈,是由「產品」驅動;
而在 Odoo 的視角下,它變成一條資料驅動的體驗鏈

一個行程不只是商品,
而是從「構想 → 設計 → 體驗 → 回憶」的完整生命週期。

Odoo 讓旅行社:

  • 以 ERP 的嚴謹控成本
  • 以 CRM 的溫度經營關係
  • 以 Data 的精準決策未來

當所有資訊都能被看見、被分析、被回顧,
旅行業才真正從「帶團」邁向「創造體驗」的智慧旅程。


🧭 Odoo 在旅行團作業的全角色應用實務

案例:五日文化探索團(去除實際旅行社資訊)

目標:示範 Odoo 如何串接「公司後台 × 線控(OP/排團)× 領隊/導遊 × 業務/客服 × 會計 × 旅客入口」的完整流程,降低錯漏、提升毛利與體驗一致性。


1) 全流程一圖懂(從售前到結案)

階段 主要任務 Odoo 模組 關鍵產出
售前|商品建構 行程建檔、票房規則、房型差額、梯次 Product / Pricelist / Studio 產品主檔、梯次價表、變體(成人/兒童/嬰兒/單房)
接單|報名收款 報價、訂金、名冊欄位(護照/餐別) Sales / Payment / Contacts SO、訂金發票、旅客主檔(含自訂欄位)
排團|線控 座位控管、房務分配、供應商發包 Project / Purchase / Inventory 房務表、巴士名單、供應商 PO
出團|帶團 行程任務、即時異動、簽收與點名 Project (Mobile) / Sign / Documents 當日任務卡、集合點簽到、臨時異動紀錄
回團|結案 成本匯入、對帳、毛利分析 Accounting / Analytic 團損益、費用報表、KPI 儀表板
行後|客服 滿意度問卷、回憶錄檔案投遞 Survey / Email Marketing / Portal NPS、旅客 Portal 檔案、二次行銷標籤

2) 角色導向使用場景

A. 公司管理(Owner/總務)

  • 看板:毛利率、出團率、成交轉換、售票動能(按梯次)
  • 自動化
    • 每日 18:00 寄送「明日出團 KPI」:出席數、未補款名單
    • 每團結案觸發「毛利 < 15%」警示,要求 OP 填寫異常原因
  • 報表:按產品線/目的地/季節交叉分析;早鳥/晚鳥價影響對比

B. 線控(OP/控團)

  • 專用表單:房務配對(雙/三/單、加床)、巴士座位、餐別過敏
  • 供應商協作:Odoo Portal 發 PO 給飯店/車隊/餐廳並追蹤確認
  • 版控:行程小改(交通延誤調序)→ 自動產出 v2 PDF + 通知導遊
  • 例行自動化
    • T-7 自動發「行前通知 PDF」與 e-票券到旅客 Portal
    • 機位/房況不足 → 觸發候補/升等工作流

C. 領隊/導遊(行動端)

  • 行動任務板:D1~D5 任務、集合點、緊急聯絡、一鍵導航
  • 即時工具
    • 「點名/簽到」(Sign) 與「紙本簽收拍照上傳」(Documents)
    • 異動回報(如:天候改線、加點餐飲)→ 後台即時記帳
  • 旅客照顧:餐別/過敏紅點提醒、生日/慶生提示、醫療備註
  • 離線容錯:無網區域可離線完成簽到,恢復網路後自動同步

D. 業務/客服

  • 一鍵報價:依匯率/機票艙等/單房差自動計算
  • 線上收款:信用卡連結/轉帳回覆 → 自動對帳、未補款提醒
  • FAQ/模板:常見問題、行前清單、行李規範信件模板

E. 會計/財務

  • 分析帳:每團獨立成本中心(機票/飯店/餐/車/門票/小費)
  • 自動憑證:訂金/尾款/退款/差額補收一條龍
  • 對帳:供應商對帳單比對 PO/發票;差異彈窗提示
  • 毛利核對:實際毛利 vs 預算毛利;偏差原因歸因(匯率、加購、退費)

F. 旅客(Portal)

  • 我的旅程:行程 PDF、集合時間、e-票券、保險條款、費用清單
  • 線上補件:護照影本/餐別/緊急聯絡表單
  • 行後問卷:NPS 與開放式建議;自動寄送「數位回憶錄」檔案

3) 針對本案例的資料模型(最少欄位)

物件 必備欄位 備註
product.template(行程) 團代碼、出發/回程日、天數、售價、成本、訂金%、單房差、上限人數 變體管理成人/兒童/嬰兒/單房
sale.order(報名單) 梯次、旅客人數、房型組合、發票條款 自動拆分訂金/尾款
res.partner(旅客) 中文/英文名、生日、護照號/效期、餐別/過敏、緊急聯絡 Studio 自訂欄位
project.task(每日任務) D1~D5 主題、集合時間/地點、供應商、票券附件 領隊行動端主畫面
account.analytic.line(成本) 類別、供應商、金額、稅別、對應團號 團損益來源

4) 線控與導遊的「日程卡」範本(D2 範例)

  • 主題:高原纜車 × 山區溫泉
  • 時程:08:00 出發、09:30 纜車站、12:30 農村套餐、15:00 入住溫泉
  • 提醒
    • 海拔溫差 7~10℃、外套必備
    • 纜車如遇停駛 → 備案 B「森林步道 + 茶屋體驗」
  • 簽收:纜車票券 QR 附件(Sign 簽收)
  • 過敏/餐別:3 位不吃牛、1 位蛋奶素(標紅)
  • 即時紀錄:若加購「露天風呂景觀票」→ 導遊 App 勾選加購,自動記帳

5) 自動化規則(Automations)實例

觸發 條件 動作
行前通知 出發 T-7 寄行前 PDF + 旅客 Portal 連結
尾款提醒 出發 T-3 未付清 寄尾款通知 + 線上支付連結
低毛利警示 團毛利 < 15% 寄信給 OP/主管,要求填寫「原因類別」
房型衝突 單數旅客/三人房不足 自動加價單房差、通知客服與 OP
供應商超期 PO 發出 48h 未確認 再通知 + 建立替代供應商任務
行後服務 回團 T+2 寄 NPS 問卷 + 回憶錄下載連結

6) KPI 儀表板(管理與財務)

  • 銷售面:每梯次銷售率、早鳥/晚鳥佔比、退轉率
  • 營運面:準點率、緊急異動次數、人均加購
  • 財務面:單團毛利、產品線毛利、匯率影響度(敏感度分析)
  • 體驗面:NPS、投訴類別 Top 5、導遊評分分佈

儀表板以 Odoo Spreadsheet + Pivot 製作,支持鑽取到單團/單據。


7) SOP 清單(可直接落地)

  • 售前:產品主檔審核 → 價表掛載 → 早/晚鳥規則測試
  • 接單:身分/護照欄位必填 → 訂金入賬 → Portal 開通
  • 排團:房務表產出 → 供應商 PO → 行前 PDF 版號鎖定
  • 帶團:每日任務卡 → 簽到/簽收 → 異動回報(附照)
  • 結案:供應商發票核對 → 分析帳關帳 → 團損益歸檔
  • 行後:NPS 回收 → 客訴處理工單 → 回憶錄發送與二銷標籤

8) UAT 測試腳本(節錄 6 條)

編號 情境 步驟 驗收
UAT-01 訂金/尾款 SO → 訂金 40% → 尾款 T-3 觸發 金額正確、信件準時
UAT-02 三人房不足 訂單改三人房→房型不足 自動轉雙房+單房差、通知 OP
UAT-03 行程改序 線控改 D2/D3 順序 PDF v2 產生、導遊/旅客收到
UAT-04 帶團簽到 無網簽到→上線同步 名冊一致、時間戳記正確
UAT-05 成本匯入 機票/飯店發票匯入 團損益計算正確、與外部表一致
UAT-06 行後問卷 回團 T+2 問卷送達率 100%、回收率>40%

9) 與「五日文化探索團」的對應亮點

  • 變體定價:成人/兒童/嬰兒/單房差 → 一鍵計價
  • 每日任務:D1~D5 已綁定集合點/票券/餐別 → 導遊手機直接查
  • 備援編排:高原纜車停駛 → 備案 B 自動推送(線控一鍵發佈)
  • 旅客體驗:Portal 集中下載行程、票券、保單;行後收「數位回憶錄」

10) 快速落地建議(8–12 週)

  1. P1 藍圖:界定欄位/流程、先用標準模組 + Studio
  2. P2 原型:挑 1 梯次做端到端(20 人團)
  3. P3 客製:僅補「分房/單房差/供應商確認」等必要輕客製
  4. P4 自動化:T-7/T-3/T+2 三條通知先上線
  5. P5 上線:雙軌 2 週、每週回顧毛利與客訴

✅ 結語

以本案例可見:Odoo 不是替代人,而是把人從重工與對帳地獄解放
公司可做策略與體驗;線控專注風險與資源;導遊把心力放在照顧旅客;
業務/客服更快回應;會計即時掌握毛利。
最後,旅客得到的是一致、可及、透明的體驗。

一套系統,一張名冊,一份真帳。
這就是 Odoo 賦能旅行作業的核心價值。


上一篇
☁️ 用生活看懂我的兩條主線:Odoo × AI & Data 的「一條路」
系列文
以 Odoo 雲端進銷存為核心,探索小型企業數位轉型新方向: 從進銷存、CRM 到 IoT 應用結合開源2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